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站点介绍
站点介绍
作者: 呼伦贝尔站 更新时间: 2007-05-25

台站介绍

     呼伦贝尔站在李博院士建议下始建于1997年。呼伦贝尔是我国温带草甸草原分布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东侧与大兴安岭森林区相连,在大兴安岭西麓山前的波状丘陵地貌上,发育了多种类型的草甸草原生态系统。从东到西经由草甸草原逐渐进入半干旱气候的典型草原地带,随气候干燥度形成了自东向西递变的生态地理梯度。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在典型草原地带与森林带之间形成一个东西宽50-60公里、南北长300余公里的狭长地带。呼伦贝尔站位于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的核心地带。呼伦贝尔站生活办公区位于谢尔塔拉农牧场,海拉尔市东北方向距301国道3公里处。

呼伦贝尔站地理位置

呼伦贝尔站地理位置

     1998-1999年试验站根据草甸草原类型代表性和建国以来的研究基础,建立了3个观测样地,完整地代表了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系统和景观地理特征。三个观测样地的代表类型和观测内容设置:

  • 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样地(Form. Stipa baicalensis),建于1999年,面积32公顷。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样地内设置了群落观测取样点、土壤观测采样点、宿营法实验观测点、施肥实验观测点。
  • 羊草+中生性杂类草草甸草原样地(S.Form. Leymus chinensis + mesophilic forbs),建于1998年,面积36公顷。羊草+中生性杂类草草甸草原样地,主要设置了自动气象观测站、群落观测取样点、土壤观测采样点,以及3个水平的刈割实验观测点。
  • 线叶菊草甸草原样地(Form. Filifolium sibilicum),设在谢尔塔拉北部山地丘陵顶部,面积30公顷。

    呼伦贝尔草原独特的地理区域特征,典型的生态系统特征,相对先进和集约生产经营方式,以及相对保存完好的原生自然环境,是研究草甸草原生态系统各种自然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影响、开展草业生态和生产综合研究最理想的综合生态单元,具有开展草甸草原生态系统研究得天独厚的条件。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生态系统野外观测试验站着眼于高起点、综合性,经过若干年努力,已建成集野外观测、科学试验、生产咨询、技术传播、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现代化草原生态系统野外站,是开展草地生态学研究和草业综合研究的理想场所。不但对于草地生态学长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北方生态环境建设和畜牧业生产发展也有重要的科学支持作用。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hlg@cern.ac.cn TEL:010-82109629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