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举办建站20周年学术研讨会
作者: 呼伦贝尔站 更新时间: 2017-08-19

2017年8月9-10日,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呼伦贝尔站)建站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呼伦贝尔市举行。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中国科学院院士方精云,农业部科教司资环处处长闫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吴苏海,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副厅长刘永志,呼伦贝尔市委副书记、市长于立新,副市长郝桂娟,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福礼,院科技局局长梅旭荣,草原研究所所长侯向阳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周清波主持。
    唐华俊首先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感谢各方对呼伦贝尔站的支持,并对呼伦贝尔站建站20年来取得的各项成就表示充分肯定。唐华俊指出,早在20世纪50年代李继侗院士就在谢尔塔拉开展植被调查,积累了大量珍贵数据。2005年呼伦贝尔站成为最年轻的国家站,在基础研究方面保留了61年的科学观测数据,为呼伦贝尔草原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唐华俊强调,呼伦贝尔站要加快发展,为国家草地生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好、更强的科技支撑。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贺信中要求,中国农业科学院要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产业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科研院所。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正在全面谋划2030年、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思路。在呼伦贝尔站建站20年之际,希望呼伦贝尔站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野外科学观测、基础研究、产业服务,尤其是结合呼伦贝尔地区草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为地方生态建设提供科技支撑。进一步加强台站开放共享,作为国家站要为国家战略服务,为地方基地发展服务,共享科学数据,为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唐华俊要求,呼伦贝尔站要不辱使命,能够发展成为中国的洛桑试验站,成为草原生态系统长期研究实验站。同时也希望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及所属各部门为呼伦贝尔站未来建设继续提供大力支持,尤其是在国土规划方面留出永久发展空间。
呼伦贝尔站站长辛晓平研究员汇报了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建设历程和发展思路。刘钟龄教授、方精云院士、于贵瑞研究员、王德利教授等做了大会特邀报告,53名专家分别围绕草原生态系统研究、草地可持续利用技术与模式、生态遥感与数字牧场等进行了大会报告,共同探讨了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中的科技问题。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呼伦贝尔站综合观测场及长期观测设施、控制放牧实验平台、草地改良实验平台、栽培草地推广示范基地,观摩了谢尔塔拉规模化养殖场、智能牧场监测管理技术示范及牧场清洁生产技术试验基地,全面展现了呼伦贝尔站在科学观测、研究和技术示范方面的进展。
    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相关企业等共计55家单位的15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hlg@cern.ac.cn TEL:010-82109629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